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刘敏)6月7日,笔者在武冈市龙田乡玉屏村田垅里看到了一种久违的景象:田梗上绿油油的一片,全部种满了黄豆苗。今年,该市大豆种植大面积扩种,扩种面积达到2万亩,从而确保本地卤菜企业能获得充足的原材料。
武冈卤菜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曾是明、清两代贡品,武冈铜鹅是一种优良的地方畜禽品种,是湖南农业“三宝”之一。武冈卤菜原材料以牛肉、猪肉、黄豆、铜鹅为主。2006年前,该市由于黄豆产量不高、肉牛品质欠优良等原因,农户的养殖种植积极性不高,2006年,黄豆种植仅1.5万亩,肉牛出栏仅8000头,当年卤菜原料70%以上都是从外地购进。2007年,武冈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冠名为“中国卤菜之都”。武冈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致力将卤菜产业作为一项“富民强市”的特色产业来抓。
该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围绕工业抓农业,下大力气狠抓卤菜原料基地建设,将大豆、铜鹅、肉牛、生猪等产业发展做实做强。该市老年科协针对黄豆产量不高的原因,加强了产品研究,引进了美国红豆、德国M40两个高产黄豆品种。该市畜牧部门加强了肉牛品种改良,引进了鲁西黄牛等新品种。在发展上统筹规划,将卤菜原料基地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全市一盘棋制定发展战略,进行宏观布局,并对相关乡镇实施目标考核。随着卤菜产业的效益不断提高,市场需求增大,卤菜原材料基地建设显得非常重要。
今年,该市划分了稠树塘、秦桥、双牌、邓家铺、水浸坪、晏田、荆竹、马坪等乡镇为黄豆基地。资水、龙溪河沿线为铜鹅养殖基地。该市并建立了奖励机制。该市还积极鼓励农户参与卤菜原材料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行订单生产,市政府每年从卤菜发展专项基金中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农户风险补偿金。由于政策保障,近年来该市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稠树塘镇的刘爱华在法新村流转了600亩荒地进行土地整理,今年全部种植了大豆,年增收在20万元以上。
该市还对武冈铜鹅养殖年出笼1万羽以上和存笼种鹅50羽以上的户主按每羽每年1元和每羽每年10的标准进行了奖补。现在,龙田乡玉屏种鹅场、荆竹镇九塘鹅场年出笼铜鹅都在5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