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加薪潮或倒逼“中国制造”升级
  • 2010/7/6
  • 中国产经新闻 晏琴
  • 11426

近一段时间,由富士康引领的“加薪潮”开始蔓延。再加上今年以来,上海、深圳、北京等地相继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在此背景下,要不要加薪,对于企业来说,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对此,有人喜也有人忧。喜的是加薪潮将使企业提高工人福利,改善工人权利,甚至促进产业升级。而忧的则是,面临人民币升值、外部需求萎缩等困境,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中小企业可能面临冲击,甚至会影响到“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不论从哪个角度分析,笔者认为,都无法回避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廉价劳动力取之不尽的时代正在结束,而以此种廉价为基础的“中国制造”也将难以为继。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成了“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充斥全球。中国最重要的秘密是什么?答案是,低工资、低福利的廉价劳动力创造的低价格。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与欧美日等国相比,差距甚远。以欧盟为例,每个劳动力最低工资每月2000欧元,合18000-20000元,按我国农民工1800元/月,中国人工成本是以“十”当“一”;而在中西部地区农民工更便宜,月工资900元左右,更要以“二十”当“一”。

  长期以来,多数企业就是依靠廉价人工获取高额收益。这也直接导致“中国制造”长期处于国际生产分工体系最低端的加工环节,缺乏向上提升的内在动力。

  而随着“刘易斯拐点”(即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直至最终枯竭)的到来,加薪潮的蔓延,这些企业不得不告别廉价劳动力时代。

  不过,多位经济学家指出,加薪潮并不能撼动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因为从总体上看,虽然中国内地的人工成本超过了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发展中国家,但如果考虑到劳动生产率、运输和原材料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未来10年,“中国制造”仍然能够保持廉价的优势。

  但“加薪”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成本压力,一部分实力不济的企业可能遭淘汰,另一部分则可能借此机会实现重获新生。为了劳动力带来的成本压力,以技术和生产率提高为基础的升级是想要活下来的企业的必然选择,从而实现“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实际上,这样的过程,一些发达国家早已经历。对于很多制造业国家来说,涨薪潮是一个必然经历的阶段,而这一时期也几乎都是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期。欧美、日韩等都是如此。

  以韩国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资的迅速提高,削弱了许多韩国企业的竞争力。韩国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一方面致力于技术研发,另一方面也将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转移至国外。这迫使其迅速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

  如今中国正处在这样的关口。近年来,中国政府已先后出台多项“调结构”政策,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相当的制度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加薪潮给中国制造带来的冲击,国人当保持一份乐观。

Copyright © 2008-2020 深圳市邵阳商会(深圳邵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0114826号 
办公地址:龙华区龙华街道锦华发工业园10栋第七层706号房

办公电话:0755-82575756  联系人:张女士

深圳市邵阳商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