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纪实
  • 2012/8/13
  • 红网
  • 11445

霜去。雁归。枫叶红。迎着金秋的曙光,中部版图上一个天赋魅力的板块活力迸发,击打出奋进崛起的强劲节拍。
  
  2011年10月,北京传来的喜讯振奋了7100万三湘儿女——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标志着示范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湖南人孜孜以求的夙愿一朝梦圆。这是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是我省继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第二个纳入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
  
  湘南,湖南的“南大门”,一片世人瞩目的沃土。它扼湖广之咽喉,承载了党中央、国务院推动中部崛起、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战略构想;它跨越发展,凝聚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湖南积极参与珠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加速崛起的殷殷期望;它蓄势腾飞,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敢为人先的惊人魄力,表达了湖南厚积薄发,在参与区域合作、国内外产业分工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实力和愿望。

梦想与现实的契合
  
  不同于其他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湖南“南大门”,湘南地区毗邻粤港澳,与珠三角地区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市场相通、经济相融。武广客运专线、京港澳高速、二广高速、京广铁路等穿境而过,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土地、矿产、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
  
  利用这些优势,湘南三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大胆创新,先行先试,郴州、永州、衡阳先后成为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如衡阳重点承接发展装备制造,形成中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郴州重点承接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产业,成为泛珠三角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加工贸易基地、旅游休闲基地,打造湘粤赣边际区域中心城市;永州重点承接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矿产加工、电子信息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构建加工贸易基地、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成中部地区对接东盟的“桥头堡”。据统计,今年1-6月,示范区三市承接产业转移项目579个,占全省的38.1%,较上年同期上升8.6个百分点,成为湖南对外开放充满活力、富有吸引力、颇具竞争力的先导区。
  
  从最初的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到如今建设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不仅实现了湖湘人民的夙愿,更体现了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需求,这是梦想与现实的契合,更是时代赋予湖南的神圣使命。
  
  纵观当今国内外经济形势,建设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平台的战略意义重大而鲜明。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减弱,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
  
  “全省上下要牢固树立‘开放崛起’理念。努力把湘南地区建设成我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这是湖南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今年2月,在全省扩大开放暨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的指示掷地有声。
  
  而在此次大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表示:“开放是经济文化、思想观念发展的‘领头羊’。我们必须始终以开放的思维、开明的心态、开阔的视野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确如此,从1988年湘南地区被国务院设立为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又称“弹性地区”),20多年来湖南从未停止开发大湘南的脚步。历届省委、省政府用不懈的决心和行动,大力推动湘南地区三市发展,让这一凝聚了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精华的板块逐渐绽放夺目光彩。

崛起现代产业新高地
  
  示范区的设立,对大湘南乃至对整个湖南,都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手握金字招牌,大湘南如何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呈献给世人的是怎样一幅宏伟蓝图?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全球的视角和战略的眼光审视,大湘南承接产业又将何去何从?
  
  一连串的问号,考量着决策者的智慧和胆略。
  
  6月8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从培育主导产业、加强载体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土地工业、强化金融支持、保障人力资源、鼓励自主创新、优化物流通关等方面提出了45条措施和意见,为示范区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6月25日-29日,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省政府副省长何报翔带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和商务、发改、财政、国土、旅游、海关、检验检疫、口岸、经协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到湘南三市专题调研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情况。调研组先后到郴州、永州、衡阳三市的10个县(市)、区,考察了11个园区,走访了42家企业和项目单位。省委副书记梅克保指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块牌子来之不易,必须用好用活用足。要抓紧细化实施方案,着力改善承接环境,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加快形成品牌效应。”副省长何报翔则表示:“抓示范区建设,必须要抓重点,要有突破。点线面的突破,先要形成点的突破,再逐步实现线的突破,最后实现面的突破。即首先要有一个企业,然后要有一个产业,最后形成一个产业集群。”

湘南三市,风生水起。一个充满活力与机遇的经济版图正在三市激情孕育。
  
  去年8月19日,富士康(衡阳)工业园奠基仪式在白沙洲工业园区隆重举行。目前,项目一期13万平方米厂房已竣工投产,下线了电子书、LED等产品,还有一批高新技术光电产品正逐步入驻衡阳生产,工业园将成为湖南电子信息产业旗舰基地。而随着欧姆龙、中兴通讯等企业在衡阳安营扎寨,带动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前来安家落户,让衡阳迅速崛起了一个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未来几年,将直接吸纳劳动就业20万人。
  
  同年12月,总投资28亿元人民币、占地1000多亩的奥美森(郴州)自动化工业制造专业园落户郴州经济开发区。作为空调换热器管材开料、管端成型设备,以及热水器、冰箱等电器生产专用设备制造商,奥美森将在这里打造一个高端机械制造专业王国,提升郴州制造产业的层级,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3亿元,利税2.3亿元。不仅如此,该项目还成功地实现了产业链招商:把中山乃至珠三角地区的相关产业40多家企业引进、转移至该园区,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拉长产业链条。目前,已有郴州西艾制热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进驻园区。
  
  而在永州南部偏远的蓝山县、宁远县、道县及新田县,制鞋产业链初具规模:从广东东莞转移到永州的湘威鞋业,已先后在蓝山、道县、宁远、新田建厂,年产彪马运动鞋600万双,占到彪马在大陆产量的二到三成。如今,世界3大运动鞋品牌阿迪达斯、耐克、彪马都已在永州“扎堆”,这个在全国都颇具影响的制鞋产业链,年生产能力达1亿双运动鞋。除了制鞋产业,四县既坚持“一县一品牌、一园一特色”,又彼此守望相助,互为呼应配套,已形成一条繁忙兴旺的加工贸易走廊。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前沿,产业梯度如阵阵排浪涌向大湘南,把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不是捡到篮里的都是菜。”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这样强调过。承接,更多代表了消化、吸收、提升,意味着一种全新的产业体系的建立。变被动为主动、变粗放为集约,大湘南正在为中西部地区探索一条科学承接的新路。
  
  “我们的准入门槛要严把两个关,第一是把住环境评估关,绝不让那些污染的企业进入示范区;第二是把住低水平重复关,绝不让低水平重复的项目进入示范区;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产业转移也要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以承接转移离不开创新,创新也离不开承接产业转移。”
  
  像白沙洲一样,对湘南三市来说,承接并不是终极目的,将承接与创新进行嫁接,由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用创新的手段对所承接项目实施优化升级,这才是高水平承接的应有之义。
  
  据统计,作为反映承接产业转移成效的重要指标,今年1-6月,示范区三市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到6.7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57亿美元,占全省的31.3%,较上年同期增加了9.1个百分点。居“中”靠“东”,无缝对接珠三角的大湘南地区以一种飞奔的姿态,从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出发,朝着“大而强”的方向迈进。

“承接”与“示范”的美景
  
  “承接”和“示范”,是未来示范区建设的关键。规划中的示范区,应当是深化珠三角分工合作的重要板块,努力实现以区域对接促产业转移,推动区域联动发展;它将开辟科学承接的新路径,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解决当前东部地区存在的“区域内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存在的无序承接、低水平重复承接等问题;它将成为产业承接的平台,增强产业承载力,它要在着力加快自主创新的进程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它将是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和谐新区,亦是民生得到极大改善和保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先行区。
  
  准确定位是确立整个地区发展战略方向的基础。今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南省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结合湘南实际,对示范区的发展有“四个战略定位”,即努力建设成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平台、跨区域合作的引领区、加工贸易的集聚区和转型发展的试验区。
  
  为此,湘南将依托现有资源优势,重点构建“三极四带”产业布局。即打造衡阳、郴州和永州三极;形成以京港澳高速和京广铁路、武广客运专线,二广高速和洛湛铁路,泉南高速和湘桂铁路,厦蓉高速和台南高铁四组交通干线为主轴的四条“井”字形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带。
  
  创意空前的产业空间格局构想,铺展了大湘南发展的宏大篇幅,彰显出湖南人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量。

未来,这片厚积薄发的区域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据悉,到2020年,示范区整体经济实力将得到较大提升,结构优化、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形成一批特色鲜明、集约化发展的产业园区;与珠三角等区域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健全,生态环境优美,民众生活富裕;成为承接东部、辐射中部的重要平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新支点。
  
  我们似乎听到,“大湘南”腾飞的号角响彻寰宇,我们似乎看到,“大湘南”起跳的步伐力量坚实。
  
  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片区域点燃了一份希望,开启了一条直通梦想的道路。从这里起航的,是湖南崛起的迫切心愿,是中部崛起的坚定信念,是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大愿景!

Copyright © 2008-2020 深圳市邵阳商会(深圳邵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0114826号 
办公地址:龙华区龙华街道锦华发工业园10栋第七层706号房

办公电话:0755-82575756  联系人:张女士

深圳市邵阳商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